随州日报讯(通讯员王涛)近年来,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依托随州市体育人才选训基地,创新构建“精准赋能、多元协同、榜样引领、持续发展”四位一体模式,系统化推进残疾人体育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工作,取得显著成效。在“精准赋能”方面,基地实行“一人一策”个性化训练机制。通过深入全市20个乡镇、街道走访摸底,广泛发掘有潜力的残疾人运动员,并依据其身体条件、残障类型和潜在优势制定专属训练方案。团队组建上,聘请前国家队金牌运动员和教练担任指导,携手江汉大学、武汉体育学院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支持,动态优化训练过程,充分激发运动员潜能。在“多元协同”方面,基地将体育训练与康复、教育、心理及就业支持深度融合。训练内容不仅提升竞技水平,更注重改善基本生活能力,成为康复干预的重要手段。针对未成年运动员,推行“半读半训”模式,协调义务教育入学,设立“文化加油站”,由专业教师定期补课,保障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同步推进。“榜样引领”效应显著。基地由残运冠军李丰强运营,教练团队多由国家队退役运动员组成,通过“传帮带”营造积极氛围。定期邀请残奥冠军袁伟译等优秀运动员交流经验,并配备心理咨询师开展个体与团体辅导,助力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,构建支持性社群环境。在“可持续发展”层面,基地积极探索残疾人运动员职业转型路径,通过体育专业技能培训、资质认证及数字经济新业态就业渠道开发,实现从赛场到职场的顺利衔接。成功举办全国首个残疾人铁人三项教练员培训班,为全国基层残疾人体育服务与运动员安置提供了重要示范。该模式不仅培养出一批优秀体育人才,更通过体育赋能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,形成可复制、可持续的残疾人服务样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