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时节,走进宣城市宣州区寒亭镇管南村,一条条整洁的硬化道路串联起田野与农舍,一盏盏路灯静静矗立,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。
近年来,管南村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以产业为支撑,以乡风文明为抓手,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村民幸福感持续提升。
管南村党委紧紧围绕“强组织、兴产业、转民风”的工作思路,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。通过选优配强村“两委”班子,从退役士兵、致富带头人、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,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、带富能力强的干部队伍。目前,村党委下设3个支部、8个党小组,共有党员123名。
“我们坚持把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通过‘三会一课’、主题党日、党员量化积分等方式,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”管南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李青介绍。在森林防火、环境整治、产业发展等工作中,党员始终冲在一线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“红色引擎”。
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。管南村依托丘陵地形和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黄金茶、再生稻和特色养殖业,共种植再生稻4000亩、黄金茶200亩。同时,村党委积极盘活林场、老村部等闲置资源,通过出租、合作等方式,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。
“村里推广再生稻种植,技术有指导、销售有渠道,我种了200多亩再生稻,今年亩产能达到1500斤(湿稻)呢!”种粮大户汪天安笑着说,“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,我们农户也跟着受益。”
2024年,管南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10万元,实现了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。
和美乡村,既要“塑形”,又要“夯基”。管南村党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完成道路硬化6000米,安装路灯70盏,建设卫生厕所200余座、污水处理终端1个,建成高标准农田4500亩、文化广场6处,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。
77岁的村民倪世宏感慨道:“以前晚上出门黑灯瞎火,现在路灯亮堂,道路平坦,村里还通了公交车去镇上。广场上还能跳跳舞、聊聊天,日子越过越舒心!”
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,村党委还通过“板凳会”等形式,倾听民声、化解纠纷,推动移风易俗。党员带头落实“门前三包”,主动参与环境整治,带动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。
如今,管南村正以扎实的举措、饱满的热情,书写着一幅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美的生动画卷。
“站在新的起点上,管南村党委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,深入学习‘千万工程’经验,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,持续推进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,努力打造‘宜业宜居、和美和谐’的新管南。”李青坚定地说道。(梁艳玲)
近年来,管南村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以产业为支撑,以乡风文明为抓手,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村民幸福感持续提升。